看看你的职场“逆商”


 
  误删了一封工作邮件,你会因此郁闷半天?某个合作项目没做好,即便你不是责任方,也觉得难辞其咎?上司对你有微词,你会心情Down到谷底一整天?领导暗示你离职,你感到世界末日已提前降临?目前,一项名为“逆商”(AdversityQuotient,简称AQ)的测试正在白领中流行,它主要反映一个人对待各种挫折的自我认识与控制能力,测试结果也说明,“挫折能否变为财富”的确是因人而异的。作为白领,你是否也在经受来自“逆商”的考验?你的“逆商”指数有多高呢?


  离职,好好享受下生活先


  Ivory某财讯杂志社记者女28岁


  目前状态:待业中(从事兼职)


  逆境指数:★★★★


  逆商水平:★★★★


  “好了,我可以开始新生活了!”这居然是我离职后冒出的第一个想法。


  在杂志社做财经记者那阵子,我一直觉得自己的生活很靠谱。每天,我出入于上海繁华地带的写字楼,工作就是和许多金融行业的专业人士、企业家,还有大公司的CEO打交道,随着工作日益熟悉,我的人脉圈越来越广,我也从一名普通记者升任为资深记者,岗位工资每年都在加。一切都很有序,安好,然后金融危机来了。


  我离职的事,我好多朋友后来知道时,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。他们很疑惑,媒体行业和金融行业不是“隔行如隔山”吗,怎么也会轻易裁员?事实上,这就是所谓的无法预见的“蝴蝶效应”吧。去年经济危机至今,金融行业的受损首当其冲,我的噩梦也由此开始。因为我专做金融类报道。那段时间,我的工作量锐减,很多采访都被取消了,因为一些责任人不想回应我们的一些提问。更要命的是,随着很多投行的一夜蒸发,我的采访对象也在一个个消失!大约有好个月的时间,我依旧拿着不错的底薪,却没有什么工作量,部门同事也都很发愁,却没有办法。终于,月底某一天下午,领导叫我去办公室一趟,告诉我,我所在的部门需要精简人员,事后,我得到了一笔数额不小的赔偿金。


  从杂志社离职后,我做的第一件事不是立刻投简历找工作,而是拉上死党,陪我一块到云南丽江和西藏旅游去。我的想法是,以前总没有时间,现在,时间总算归我了。死党也够义气,硬是请了年假来陪我。10天左右的旅程,去了我向往已久的地方,我玩得很high,很彻底,很尽兴。


  旅游归来,我开始思考今后的生活。工作几年了已小有积蓄,找工作的事情不必太急,在家待业的这段时间,不如好好享受下生活先。于是,我开始了每天的规律生活,6点钟起床,晨跑,逛水果摊和菜市场,回来自己下厨做喜欢的菜式,有空写点自己喜欢的文字,下午有规律地去健身房,修炼已经好久不练的印度瑜伽,还和一位剧院工作的好友约定,周末去参加歌剧沙龙的活动。不用朝九晚六的生活,其实比上班还要忙,一下子就排满了时间表。


  当然,我还是要继续工作的,目前在等待合适的时机。我通过一位朋友的介绍,给一家杂志社的固定栏目做兼职撰稿。工作这些年,素材积累了不少,也有一定的人脉圈,我想,做一名自由撰稿人其实也不错,虽然目前稿费也不算很多,但为每月的菜金埋单,总还不成问题。


  点评:“逆商”不够的人,容易觉得没了工作就是地陷天塌。其实,即便待业一阵在家,没什么大不了,工作可以再找的,只要心态够好。不想说离职后的生活多么灿烂多么阳光,但“给点阳光就灿烂”确实是很好的心态,说不定新生活的曙光也会早点降临。


  换部门,肯定有一点痛苦


  梁先生某文化传播公司书刊校对员男24岁,


  目前状态:刚换部门一个月(努力适应中)


  逆境指数:★★★


  逆商水平:★★★


  我在这家公司工作了两年左右。之前,我在公司的图书发行部门工作,最近因为业务上的关系,我被调换工作岗位,进入书刊校对部门。虽然仍在同一单位,但这两份工作在内容、工作方式、工作节奏等方面的差异太大了,说实话,一开始我觉得不太能适应。


  可能因为性格的原因,我很喜欢与人沟通,而作为发行员,也比较符合我的个性。我主要负责的就是对外联络,每天工作离不开打电话,和很多销售方的书店沟通,也因此经常出差到全国各地,监督图书收款,和书店联络对账等,工作节奏比较紧凑,销售指标方面的压力当然也很大。来到书刊校对部门后,我发现这里的工作指标并不严格,每天只需要静坐在办公桌前,细心地核对稿子就行了,通常,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完稿子总是不成问题的,因为时间非常宽松。另一个我不太能适应之处是办公室氛围的改变。以前发行部门,80%都是年轻同事,大家经常互相八卦,有说有笑,氛围比较轻松。现在这个部门,首先因为人少,一个办公室里只有2位同事,其次是年龄层的差异,他们都算经验丰富的老校对了,和我这个新手之间,除了一些工作上的询问外,很难找到其他共同话题。办公室里总是很静,很冷场。不过,值得欣慰的是,换岗后,我的薪水标准未有丝毫降低。


  说到底,我们这家公司在业内也拥有不小的知名度,薪资待遇和工作平台都还不错,虽然目前的岗位可能不太适合我,但我认为只要有机会,努力工作,自己还是有发展空间的!所以,换部门一个月来,我也在努力适应这份性质完全不同的新工作,就当目前是“潜伏”期吧。


  点评:从一个比较喜爱的岗位换到不太“感冒”的部门,第一反应不是愤而马上写辞职信,先冷静思考一下,如果保留这份工作,今后是否还有转换岗位的可能性或其他更好的升职空间?善于等待,抓住机遇,“逆商”优良的“潜伏者”还是很有希望的。


  遭遇“软性裁员”,不需要事事妥协


  Sam某快速消费品公司仓储物流人员男25岁,


  目前状态:刚宣布调岗


  逆境指数:★★★★


  逆商水平:★★★


  因为今年公司订单大量减少,总体业绩不好,市场营销部开始裁员,我虽然名义上没有被直接裁员,但实质效果却差不多,把我从市场部换到了物流部,让我管理公司的库存。说穿了,就是从销售专员变成了一个仓库管理员。降薪了不说,工作地点也不在公司总部了,而是在位于上海市郊某处的一个仓库里,每天上下班时间比现在增加一倍!部门经理把合同放在我面前时,我看得出他脸上都写着“爱签不签”四个字!我知道,比起直接回家的员工,我受到的待遇似乎还算好一些,可是,就这样妥协吗?


  点评:所谓高“逆商”的体现,就是当一些负面情况已经发生,尽量把它们的影响控制在较小的范围里,别让它们持续更长的时间,也别让它们影响自己的主动性。从这一角度出发,说明我们不需要事事都妥协,学会适时放弃,就是更好的选择。


  “逆商”之父——保罗·斯托茨


  既然挫折是不可避免的,就像人生的必经之槛,为什么不同的人遭受挫折后的恢复能力却如此天差地别?有些人很快就能变得若无其事,而有些人则容易一蹶不振,甚至把自己的人生导向歧途?针对这一现象,美国职业培训大师保罗·斯托茨在20世纪90年代率先提出了“逆境商数”这一概念。


  1997年,他在其著作《逆商:变挫折为机会》中首次提出,“逆商”是一个人化解并超越挫折的能力。2000年,他又出版了《工作中的逆商》一书,再次谈到“逆商”的重要性,从那以后,AQ就成为职场培训中一个重要概念。事实上,如今AQ已不再是仅局限于职场培训的概念,它同时还是衡量一个人超越任何挫折的能力。


  高AQ者和低AQ者有啥区别?


 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差别:面对挫折的第一反应和随之采取的心理机制。


  面对挫折,低AQ者会视挫折为无法跨越的鸿沟,令他们产生极大的挫败感;而高AQ者认为,挫折即挑战,他们会更加兴奋和投入。


  在心理机制上,低AQ者是应付机制,即种种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来回避挫折、企图逃离挫折。高AQ者则是应战机制,他们往往愈挫愈勇,挫折会越发激发他调动自己的资源和能量,最终化解并超越挫折。”


  想得“逆商”高分,不能错过哪些得分点?


  斯托茨又将AQ的得分称为CORE,即控制(control)、归因(ownership)、延伸(reach)和忍耐(en-durance)。


  Control:控制


  面对逆境,你能否改善它?你自认为对逆境有多少控制能力?


  AQ较高的人对自己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更有自信,即便情况很不利,甚至超出控制范围,他们仍然相信一切还没有GameOver,仍在积极寻找方法来改变方面。而那些AQ较低的人即便握有优势资源,也倾向于放弃。


  Ownership:归因


  挫折发生了,分析挫折发生的原因便是归因。


  低AQ的人要么倾向于外部归因,把失败归结为环境等客观因素,要么采取消极的自我归因,觉得自己很无助、很无能。高AQ的人则有积极的负责感,他们会进行积极的自我归因,相信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善局面,在进行自我归因的同时,他们给自己施加压力,那就是找到自己的弱点,然后进行改善。


  Reach:延伸


  一个挫折的影响,会波及生活或工作的的其他领域吗?能波及多大程度?


  此项得分将显示你是否会把一个挫折的恶果蔓延到其他方面。高AQ的人很少泛化,他们将挫折的恶果控制在一个特定范围内。一个不利事件的影响仅仅限于这一事件。


  低AQ的人则会因此陷入恶性循环,把挫折事件的影响蔓延到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,因为一个挫折就否定了自己的一切。


  Endurance:持续时间


  逆境将持续多久?


  能够超越当前的困难来认识问题的人,显然更容易对未来怀有希望。AQ较高的人,即便困难接踵而至,仍然能够保持希望与乐观,而AQ较低者则认为逆境总是不容易过去的,虽然事实可能并非如此。


  “逆商”该如何修炼?


  一。凡事别急着抱怨,先想想怎么解决吧。高AQ的人不喜欢抱怨,伊顿公学有句名言:永不辩解,永不抱怨。


  二。看问题先看优点,再看缺点。在逆境中冷静地寻找机会,才是高AQ的精彩表现。


  三。增加自己的幽默功力。即便工作本身沉闷无聊,你也可以让自己依旧是个好玩有趣的人。

top
 

(C) CopyRight 2007-2018, www.doyoujob.com,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
Nanjing Doyou Human Resource Consulting Co., Ltd.